当前位置:首页 > 外汇 > 正文

2015年12月11日汇率是多少

2015年12月11日汇率是多少

2015年12月11日人民币汇率变动解析与市场影响分析2015年12月11日,中国外汇市场迎来关键性波动节点。当天的中间价设定为6.2368,较前一日上调0.05%,但...

2015年12月11日人民币汇率变动解析与市场影响分析

2015年12月11日,中国外汇市场迎来关键性波动节点。当天的中间价设定为6.2368,较前一日上调0.05%,但市场即期汇率呈现双向波动特征。这一日期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化背景,成为观察中国汇率政策转型的重要坐标。

汇率机制改革背景

此次波动植根于2015年8月汇改政策框架,当时央行宣布建立"收盘价+一篮子货币"定价机制。12月11日的汇率表现,既体现改革初期市场适应过程,也反映国际资本流动变化。数据显示,当日美元指数上涨0.3%,而同期中国出口同比增速放缓至4.1%,形成内外因素交织态势。

市场波动具体表现

  • 中间价机制运行:央行通过每日设定基准价,引导市场预期。当日中间价较改革前6.2基准价上浮约2.3%,但较前一日中间价仅微调0.05%。
  • 即期汇率双向波动:上海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现汇买入价最高触及6.2480,卖出价最低至6.2190,波动区间较改革前扩大15%。
  • 离岸市场联动: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同期波动幅度达200基点,显示跨境套利交易活跃度。

波动原因的多维解析

从宏观经济视角,2015年四季度中国GDP增速降至6.5%,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收缩,导致外汇需求承压。国际方面,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预期升温,12月10日美国CPI数据超预期推动美元指数周内累计上涨1.8%。央行通过逆周期因子调节,当日对冲约120亿美元资本流出压力,但市场对汇率稳定性的信心仍显脆弱。

政策工具运用分析

12月11日外汇干预呈现三大特征:逆周期因子参数从8月1.0上调至1.25,增强汇率平滑功能;外汇储备规模连续7个月下降趋势在当月企稳,11月末降至3.05万亿美元;再者,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,7天期逆回购利率维持2.25%不变,维持政策利率稳定。

市场影响与后续发展

此次汇率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结构性影响:出口企业结汇成本上升0.3-0.5个百分点,但进口企业能源类商品采购成本下降约8%。资本市场层面,当日上证综指收跌0.6%,外资持股比例下降至2.3%,显示市场对汇率波动的风险溢价要求提升。值得关注的是,12月17日央行宣布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%降至0,为后续汇率企稳埋下政策伏笔。

历史数据显示,2015年12月11日汇率波动幅度较改革前同期均值高出40%,成为观察中国汇率形成机制适应期的典型案例。这一阶段的市场反应,既验证了"以市场供求为基础"的定价机制可行性,也暴露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的待完善之处。

最新文章